随着9月15日《住房租赁条例》的正式施行,这部旨在规范国内住房租赁市场的行政法规,本应给房东和租客带来双赢的局面。然而,公众的关注点似乎并未完全聚焦于租赁市场的规范本身,反而引发了对房租上涨的担忧。这背后的原因,与条例中关于租赁信息备案的规定密切相关。
条例第八条明确规定了住房租赁合同备案制度,这无疑为相关部门掌握租赁信息、进而征收与租赁相关的税费(民间俗称“房东税”)提供了便利。人们担心,税收的最终承担者并非房东,而是会通过租金上涨的形式转嫁给租客。但实际情况真的会如此吗?作为一名长期关注房地产市场的作者,我结合我国现行税法,以及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大环境,来为大家解析其中的可能性。
首先,我们来了解一下所谓的“房东税”。它并非一个正式的税种,而是对涉及房屋租赁的一系列税费的统称,主要包括增值税、个人所得税和房产税。
展开剩余76%增值税方面,由于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额低于10万元可享受免税政策,对于普通个人出租房屋而言,租金收入很难达到这个标准,因此增值税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。
个人所得税是“房东税”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,也是引发担忧的主要来源。根据相关规定,财产租赁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,税率为20%。需要明确的是,这并非是对全部租金收入征收20%的税,而是对扣除相关成本费用后的余额征收。例如,假设月租金为5000元,允许扣除1000元的出租成本,剩余4000元再按照一定比例(通常远低于20%)计算应纳税额。此外,房东还可以将房屋装修成本进行抵扣,实际用于计算个税的基数可能只有两三千元,对应个税可能只有200元至300元。
最后是房产税,其常规税率为租金的12%。以5000元租金为例,对应的房产税约为200元。
综合来看,增值税可免除,个人所得税在200元至400元之间,房产税约为200元。如果是在三、四线城市租房,由于租金水平较低,扣除相关费用后的实际负税率还会更低。例如,2000元房租对应的“房东税”可能低于150元,负税率不超过7.5%。
不难发现,即使个人租房的税率看似有10%,但“房东税”里的大头依然是个人所得税。但实际征收中,往往还存在优惠政策。考虑到很多个人房东不具备精确核算租房成本的能力,税务部门通常会采取核定征收的方式。以河北省为例,税务局规定,如果纳税人“不能准确计算房屋租赁成本费用的,在租金收入的5?0%的幅度内核定应纳税所得额”。这意味着税务部门会默认房租的90%至95%为成本,只对剩余的5%至10%部分征收个人所得税。以5000元房租为例,扣除4500元至4750元的成本后,只需对剩余的250元至500元征收10%的个税,实际税额仅为25元至50元。
即使税费负担并非想象中那么高,但备案制度的实施,无疑增加了税务部门征收相关税费的可能性,最终由谁来承担这部分税费,依然是公众关心的问题。如果租金不涨,则由房东承担;如果租金上涨,则实际上由租客买单。
在我看来,最终的结果更可能是双方共同负担,且房东承担得更多一些。这主要是由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大环境决定的。
2021年之前,楼市属于卖方市场,房价和租金同步上涨,房东在市场中占据强势地位,涨租相对容易。但2021年之后,楼市进入调整期,房价和租金普遍下跌,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,租客的选择更多,房东涨租的难度也大大增加。
当然,这一观点可能并不适用于所有地区。在一线城市的核心区域,由于“房少人多”,市场依然坚挺。能够负担这些区域房租的租客,对租金的敏感度相对较低,即使租金上涨10%,也可能不会对其造成太大影响。就像上海核心地段的新房,价格依然坚挺,但这已经与大部分人无关。
总而言之,在《住房租赁条例》实施后,房租是否会上涨,以及税费由谁承担,是一个复杂的问题,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。但结合现行税法和市场大环境来看,租客无需过度担忧。
"
发布于:四川省实盘股票配资平台,股票配资交易平台,股票配资网站排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